大型活动方案

区域活动前期准备经验谈

时间:2015-03-1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北京红缨连锁幼儿园——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曙光幼儿园   杜陈红

  区域活动通过人为动手创设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吸引幼儿自动自发地参与其中,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发现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活动前期准备,就使整个区域活动的开展成功了一半。因为区域活动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在不断学习中开展区域活动,在开展区域活动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漫长过程。曙光幼儿园能顺利开展区域活动,得益于充分的前期准备。

  区域规则建立、主题设置、材料投放是活动前准备的三大重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组织好区域活动,让幼儿在良好氛围中自由探索,使活动有序有质地顺利进行,就要重视区域规则在活动组织中的重要性。

  区域规则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经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建立起来的规则。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阻碍活动的进行,而他们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就需要师生共同商讨。大二班开展的角色扮演区《东方医院》非常受幼儿欢迎,每个幼儿都想成为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但医生只有一名,护士也只有三名,因此经常会出现幼儿因角色问题而争吵,甚至是抢夺道具。老师将幼儿集中到一起,问道:“每个人都想成为医生或护士,但是为什么最后谁也当不了呢?”大多数幼儿们都会说“因为我们在吵架”、“我们抢东西了”等等。老师又问:“那应该怎么办呢?”很多幼儿觉得应该“轮着来,一人一次”,或者“表现好的小朋友可以当”等。于是规则便建立起来了。医生、护士角色轮流担任,一人一次,不争不抢,其余小朋友扮演病人。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建立起来的,因此执行的积极性很高,该区域活动又可以顺利开展了。

  第二类是在幼儿的失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需要老师立即去帮助幼儿解决,可以让幼儿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自己建立起规则。这种规则建立是不知不觉的,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一班的美工区里,经常会有幼儿因为活动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完成自己的作品,事后就会很沮丧。渐渐地老师们会发现,美工区的幼儿在不知不觉间达成共识:在活动结束时,完成的作品先收好,放在指定位置,未完成的作品收好后单独放置,等下次自由活动时再继续进行。老师们也发现,幼儿是在模仿老师的行为,老师在上完课时,会将完成的收好放在一边,未完成的另行放置。老师们很感慨:“没想到自己平时的做法会收到这么让人意外惊喜的结果。”

  第三类是强制性的规则。因为区域中有些问题的存在不会影响幼儿进行活动,但在老师们眼中这些问题会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明确有些事情不可以做。例如,在《娃娃家》进行角色扮演时,鞋子是否摆放整齐;在《图书角》阅读时,能否大声喧哗;《美工区》活动结束时,使用材料是否随意摆放;每个区域的人数是不是没有限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的强制介入,这是对幼儿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最好的方式是书面化。

  强制性规则的建立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小班幼儿适合采用图片的方式,简单易懂。针对中班幼儿有限的认字能力,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最佳。以美工区为例,规则可以有“保持安静”、“一人一盘操作”、“桌面、衣着整洁”、“用后摆放整齐”及人数限制等规则。中班需要图文结合,要做到简洁又易懂并不简单。比如人数限制为5人,可以画5个简笔画小人,并在其后标注“5人”。大班幼儿直接用文字即可。不论哪个年龄段,规则设置一定要简洁易懂,同时每次在进行活动前,老师要提醒幼儿先看规则,好习惯的建立是不怕重复的,让幼儿有遵守规则的意识。

  区域活动需要设置大主题,围绕大主题投放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活动组织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大主题可以是与当月的教学活动主题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同的。曙光幼儿园大一班一开始便设置了美工区,幼儿也很喜欢摆弄、操作美工区中的各种材料,但由于没有设置主题,虽然活动较自由,幼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时间一长,幼儿就没有兴趣了。

  渐渐地老师们意识到设置主题的重要性,主题可以让美工区活动不再枯燥、千篇一律。今年9月份的大主题是“我爱祖国”,围绕这一主题,老师在这一区域投放了黄色和红色的彩纸、即时贴、报纸、中国地图、胶棒、橡皮泥等材料,分别引导孩子们学习用彩纸或橡皮泥制作五星红旗或是为中国地图涂色;观察各省不同的形状或是在画纸上学画北京天安门,培养并引导幼儿学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进行主题延伸或主题分解,满足幼儿更多需要。

  大一班老师将9月份的主题延伸至自己的家乡,教幼儿画一画家乡美景和家乡特产。比如“龙虾”和“螃蟹”,也可以用蛋糕纸盘制作螃蟹。“龙虾与螃蟹”也是线条画9月份的主题,该主题的设置有利于教学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分解是指分解成小主题,与大主题相关,再分别进行主题活动。再者,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紧紧围绕主题,与季节变化相呼应。

  9月已进入秋天了,幼儿们渐渐能感受到气温降低,因此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季节的自然变化并紧扣主题。例如美工区的背景开始出现师生共同制作的落叶和北京天安门的背景画,整个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布满秋季色彩和国庆气氛。最后,特殊节日也是开展主题活动的优质题材,不要让幼儿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9月份的中秋节和教师节是让幼儿充分学习节日知识的重要机会,在中秋节通过欣赏图片、画月亮和月饼,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节日的氛围;教师节通过画老师、制作手工花朵送老师培养幼儿与教师间的浓浓师生情。

  材料的投放与主题设置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主题设置是材料投放的前提,因此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材料投放要与主题相关,这在谈到主题设置时已举例说明,不再赘述。第二,投放的材料切忌过于精致、精巧。区域的设置是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小天地,过于精细的材料不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针对小班幼儿提供的多为半成品,由老师指导完成;中大班基本上可以自己制作,不过制作步骤要以照片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第三,投放材料要多种多样,可以让家长帮忙一起进行资源回收,要注意定期检查和更换。比如美工区在进行手工制作时需要用到的五谷和贝壳,这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而幼儿的水彩笔也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成功的区域活动前期准备是区域活动成功开展并延续下去的有力保障,希望每个幼儿园都能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目的,让幼儿乐在其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