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耍赖”并非孩子的天性

时间:2014-12-0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这四大方面,作为家长是可以订立原则并坚持原则的,不用担心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日常生活:比如要求孩子定时、定点吃饭;吃饭时不能随处走动、玩耍;不挑食,荤素都吃;要全部吃光不剩饭菜(特殊情况除外);按时睡觉、起床等。

  礼仪习惯:比如要求孩子行得正、坐得端;进出要跟父母打招呼;见到长辈有礼貌;要有分享的意识等。

  社会规则:比如要求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吵闹;爱护花草、公物;遵守交通规则等

  卫生习惯:比如要求孩子饭前饭后洗手;物品用完之后要物归原处;学会收拾自己的衣服和玩具等。

  教育专家提醒,比如画画、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或者其他创造性思维活动,则不适合被纳入原则性培养的范畴。因此作为父母,不要跟孩子强调太阳不该是黑色的,汽车一定是四个轮子的。即便孩子在冬天想在毛衣外面套纱裙,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听之任之。

  培养要点

  从0岁开始“延迟满足”

  如何培养孩子的原则性?其实,孩子的原则性培养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系统工程,作为家长只能把握几个大的方向。首先一点,就是要从0岁开始,越小开始进行原则性培养,效果越明显。

  “当孩子在摇篮里哭闹时,是在表达他的诉求,可能是想你抱他或者是觉得饿了。很多中国妈妈的做法是孩子一哭,马上就抱起他,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有哭必应’,因此动不动就会拿哭来要挟大人。”,宝宝0岁时,在确保身体无恙的情况下,如果宝宝哭闹可以用言语安慰他,而不是马上抱起他或者满足他,应该等到他不哭的时候再抱他或者给他喂奶。

  “从幼儿心理成长的角度而言,妈妈的这种延迟满足其实是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不是有了要求就会立即被满足,也不是任何要求都会被满足。”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这种延迟满足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当他很喜欢某件玩具的时候,你可以明确告诉他现在不会买或者只有他能每天9点按时睡觉一个月之后才能给他买,而不是在他兴趣最浓厚的时候给他买。

  只要有原则就要有底线

  原则性培养的关键是要边界清晰,也就是要“说话算话”。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家长在制定原则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但这种弹性不能是没有底线的。你要求孩子9点上床睡觉,但孩子却津津有味地看一个动画片,如果你不想粗暴地关掉电视,那么你可以再给孩子10分钟或者15分钟的时间,但要规定下不为例,而且决不能给孩子再一次赖在电视机前不睡觉的机会。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和逆反心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底线的事情发生,因此必要的惩戒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们不主张体罚孩子,但是像静坐、反思和面壁这样的惩戒手段还是可以用的,因为你一定要孩子明白,破坏原则是要承担后果的。”另外,当你要求孩子静坐时,不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呆在一个房子里,而是要陪着他,待他情绪平静之后,跟他分析事情的原委才能达到惩戒的目的。除此之外,惩戒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会损害亲子关系,并有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严。

  如何应对耍赖的宝宝

  孩子原则性的欠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耍赖”,一哭二闹三打滚,作为家长此时应该怎么处理呢?应对宝宝的耍赖,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如果是3岁以下的宝宝,首先要坚持的原则是不能满足宝宝的无理要求,但是可以通过宝宝喜爱的玩具或者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果是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最好的应对是冷处理,如果他哭闹就任由他哭闹,如果他赖在地上不起来,只要能确保孩子安全,你可以转身就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