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1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这几天,有一张照片引起了网友“膜拜”。
2014年11月2日下午,象征清华最高荣誉的2014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在清华大学上演,一名大四学生展示的成绩单震惊四座,赢得一阵掌声,20门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成绩单被传到网上后引起轰动,网友们纷纷膜拜,称这位大四学生是“清华学神”。
那么,“学神”是怎样炼成的呢?
韩衍隽母亲熊根林说,小学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花的时间要多些,主要是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后来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不用怎么操心了。”
8岁之前,父母对韩衍隽的管理主要是引导他的学习兴趣。上中学后,他学习比较自觉,父母便很少管了,“高中三年,我只到安庆一中去过三次,我们爷俩交流,主要是每个星期天下午打电话。” 韩衍隽父亲说。
进入高中以来,韩衍隽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将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高中三年来,韩衍隽都是自己洗衣服、洗碗,很少让父母操心。韩衍隽生活能力也很强,高中就无需父母操心。现在每周都会打电话回家,说说学习、生活,母子之间无所不聊。
熊根林表示,儿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也喜欢看电视,爱玩游戏,只是会安排好时间,善于管理自己而已。韩衍隽从小到大,对待学习都比较严谨,独立性也比较强,家人也一直尊重他的选择。
从小就很优秀的韩衍隽,到高中显露出更高的潜力和实力。
韩衍隽,1994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200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2011年,韩衍隽凭借其在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上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录取,不过他后来还是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成为安徽省的理科状元。
当问到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时,韩衍隽表示,为了检验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效果,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候,韩衍隽的“学神”锋芒已经显露,如此自信,真是“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之风。
其实,如果只是满分,韩衍隽还顶多只能算是“学霸”。当年,“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旨在让孩子们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将来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上面。
不过,对于韩衍隽来说,“学神”神的不只是成绩单上的满分,他各方面实力都非常超群。
大学三年在电子系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韩衍隽抽出时间,广泛阅读文理史哲经等各类书籍,并选修电子、数学、经管等各系课程。大一,他共在图书馆借阅逾100本书籍(100本!小编强烈强调),并通过修习数学系本科高年级课程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大二年级他开始了经济学第二学位的学习,用一年时间修习完经管学院开设的大部分经济与金融的核心课程,对社会的运行规律有了自己的理解。
“学神”韩衍隽并非是高分低能的代言人,他还是清华大学腰鼓队的副队长。在欢实的锣鼓声中,学渣们艳羡的口水流淌一地。他不仅协助处理队中事务,还时常参加演出。“我打得不怎么样,只是蛮感兴趣的。”他谦虚地说。
当然,学神也是人哦,韩衍隽认为自己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不同,学习之余偶尔打打游戏,他喜欢打一款暴雪公司出品的游戏《炉石传说》,作为休息调剂。此外,平时也喜欢听音乐、游泳、跑步。
作为学神,韩衍隽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和认识。
说到自己学习的秘诀?韩衍隽说:“我觉得没什么秘诀。最重要的是心无旁骛,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比如我自己想搞学术,刚进来的两年把基础打好,后来就开始尝试一下,进行一些真正的科研,搞一些学术研究。这是一个标准的走科研的路子和步伐。另外就是科学地管理自己和管理时间。”
一位自称韩衍隽同学的网友透露,韩给他的印象是“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和认识”。这在韩衍隽的申请自述中得到体现,比如他说为了训练编程能力,大一就参加了电子系对式程序设计大赛;为了夯实数理基础,大二参加数学物理学科竞赛,并称自己入学时下定的决心是“为解决人类文明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而努力奋斗,在本科阶段结束时自问无愧于学校与国家的培养”。
现在,学神已经决定要出国读博士,做学术研究。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其实,练成“学神”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还是勤奋。
韩衍隽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长之道。最重要的是朝自己的路走下去,最重要的是别偷懒,别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去年申请清华特等奖学金的双胞胎姐妹,也是一对非常勤奋的“学神”。网上热传姐妹俩的一张学习计划表,早上6点“起床锻炼”……中午11点25分-13点30分“吃午饭,打印课件”……晚上10点到11点“听英语”,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读《飘》,背单词”,凌晨一点之后“SLEEP”。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学神”其实蛮拼的。
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亚裔美籍学生之所以比白人学生强,最重要的是因为归功于他们刻苦努力的学习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看来亚裔美籍学生一直以来被认为的“拼爹”,实质上是“拼己”,比的是努力、刻苦的程度。
这些超越了“学霸”的“学神”们的突出表现引发了热议,有人总结出了“学神的三种境界”:众人皆睡我独醒;眼袋渐黑终不悔,人家及格我全对;同桌四年,蓦然回首,那人好像挺面熟!
“学神”都这么牛,有没有可能学习啊?
每当学霸、学神出现,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质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高分高能”。学神树立起了一个“拼己”的典范,这种模式是可以学习的。
有专家说,我国的高校需要推崇“学霸精神”,大学不应该是睡睡觉就能毕业的。而一位清华学生的感慨,也许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
2014年清华特等奖答辩,一张充满100分的成绩单火了。他们是榜样,不是因为他们的光环,而是他们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潜质: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做好做精,超越自己。如果你还只是在忧伤,在羡慕,那么,可能永远,你都无法在未来你的工作领域获得人生的“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