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

时间:2014-10-2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金秋10月,“新芽空气”童声合唱团的30名小朋友受邀前往德国演出交流。七天的行程,从德国中部黑森州的森林到南德的阿尔卑斯山脚下,从巴赫的故居到新天鹅堡,从德国的小学到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孩子们在顺利完成了各项演出任务之余,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德国艺术、文化、自然的宝藏。

  参加这次德国之旅的孩子平均年龄不到10岁,在兴奋紧张的行程中,他们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经历七天六场密集的巡回表演,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起互相关照的集体生活,第一次用英文回答外国媒体的采访问题,第一次拜访中国驻海外使领馆,第一次遇到演出中的突发情况……

  每个第一次,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眼界和心灵的拓展。音乐和歌声,是孩子们成长中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跨越语言和国界,滋润着他们幼小而美丽的心灵。

  ◆佳教对话

  德国黑森州国家音乐学院院长Behounek先生

  “新芽空气”音乐教育机构创始人罗卫华(Lucy Luo)女士

  万里之外的德国音乐教育机构为何选择一支年轻的中国童声合唱团赴德演出?也许我们能从邀请方之一的德国黑森州国家音乐学院院长Behounek先生与“新芽空气”音乐教育机构创始人罗卫华(Lucy Luo)女士,在德国首场演出后有关中德音乐教育的对话中找到答案。

  在德国,音乐就是“通行证” 

  罗卫华:非常感谢Behounek院长。今年7月见到您并接到访德邀请时,这个团排练还不到一个学年。而来到德国的第一天就在街上被认出来,说是在当地媒体上读到过我们的文章,我们的孩子当场受邀去唱歌,当地人对能歌者如此热情,真让孩子们感觉到,在德国,音乐就是“通行证”。今天,最重要的演出结束,我也很欣慰,您请了那么多重要的客人,我们的表现您还满意吧?

  Behounek:我们经常邀请全球不同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来学习,其中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团体,也有成长中的有潜质团体。你们属于后者,今年夏天我见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是非常有潜力。

  “新芽空气”的孩子们今晚给观众很多正能量,打动了台下的每个人。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在黑森音乐学院这样一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可以见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音乐人。如果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受训练的时间,“新芽空气”的孩子们是非常棒的。

  德国的年轻人都爱唱英文歌,这是个挑战 

  罗卫华:为了准备德国的演出,我们特地教孩子们用德语演唱德国作曲家舒伯特的“致音乐”和欧洲经典作品,希望能尽量贴近德国的观众;同时,我们也准备了很多中国风格的作品,希望让观众感受更多的中国文化。但演出中我发现,德国的孩子其实更喜欢现代流行音乐,他们的演出曲目更强调节奏化元素,并且他们很喜欢唱英文歌。

  Behounek:这可能是德国音乐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现在欧洲的年轻人都喜欢唱英文歌,但德国有极其丰富的德语民歌和古典经典,却无人问津或少人问津。这也算是一个“代沟”。从更深层次去解读这一现象,其实跟德国这六七十年对自己历史的认识和反省有关。德国发动了二战,这是一个错误,此后的年月里面,我们都在反省这段历史,德国文化艺术也是反映这个主题,最后希望做到的是能让历史连续,但一定不能再重复这段历史。

  在德国这样一个自由开放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信息,决定自己的喜好,而且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德国来,带来不同的文化元素。如何能让优秀的德国文化艺术和中国艺术都能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受,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聚在一起,自由交流。这种交流才能拓宽人的视野,并且最终洗砺出经典。德国的艺术家会一直选择演唱德国的经典曲目,但年轻人更喜欢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世界的歌曲。不过这种趋势已经有了变化,因为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现在喜欢经典、演唱经典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

  德国父母同样“望子成龙” 

  罗卫华:在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多才多艺,因此在孩子很小的年纪就送他们去各种才艺班。“新芽空气”可能更希望孩子们在音乐的滋养中成长,超越音乐技能学习本身,通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孩子的美学习惯,给孩子更大的一片成长天空。不知道德国的年轻父母如何选择教育资源?

  Behounek:在德国,很多家长也对孩子的早期艺术教育非常重视。德国也有很多私营机构做这方面的事情。德国小朋友也是挺忙的,他们一方面要学音乐,同时还要学网球、学芭蕾。

  过去,德国诞生了非常多的伟大音乐家,但现如今德国的学校更重视英语、数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的另外一个任务,很重要的任务,是争取到政府的重视,为教育争取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今天“新芽空气”与德国的中学合唱团一起演出,我就邀请了德国国会议员和一些官员,他们亲临现场,感受到这个气氛,这会提高他们对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专注成就孩子的未来 

  罗卫华:作为资深的音乐教育家,您觉得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对他们今后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Behounek:如果要想在某一个领域取得成功,就要专注。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极大的专注、纪律性和毅力。而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觉得新芽空气的孩子们很棒,他们有时差,经过一整天的交流活动、排练和演出,他们其实挺疲劳的,但同时他们能一直坚持,进行高水平的演出。他们的这种专注和纪律性给我印象很深刻。专注和纪律是成就孩子未来一切的基础,这不只限于音乐学习。文/陈慧颖

  ◆佳教感悟

  “这是我最后一次倒在台上”

  ◎张洁

  自从参加了“新芽空气”建立的成人研修课堂,Lucy老师精心搭建的以家庭养育环境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理念就开始深深影响我们一家人——让家长和孩子在音乐中共同成长。

  合唱团刚一成立,女儿卓尔就开始报名参加,开始了她与合唱团伙伴每周五的排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才艺学习班,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段难忘的经历。经过在贵州的侗族大歌之行,我在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赴德音乐之旅了,并期待着Lucy老师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不凡体验。

  这次我有幸成为志愿者随团拍照,不仅以妈妈的身份见证了女儿的经历,而且用镜头捕捉、记录了全团孩子们德国之行的难忘瞬间。

  初到德国的第一晚,我很不安。一行三十个孩子年龄在七岁到十二岁之间,近十个小时的飞行后又是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最终抵达黑森州音乐学院入住。整个团队舟车劳顿,孩子们第二天的排练演出能否顺利进行?然而第二天清晨,当我慢跑于如诗如画的学院中时,我断定这次不虚此行,相信音乐和自然,会不吝惜向孩子们展示她们的美。

  不过,这次的演出对合唱团的孩子们挑战很大。因为是小剧场,观众和演员距离很近,需要演员更加专注,懂得应对与观众的眼神交流。然而由于灯光、时差等等原因,女儿卓尔在第三首歌曲演唱刚刚开始就晕倒了,被我们立即抱出场。可以想象台上的孩子们的感受,但最终指挥带领合唱团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演出。这对全体团员们来说无疑是绝好的成长经历,卓尔知道了今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处理方法,其他团员了解了应对措施,而这些舞台经验无法从书本上学到。事后卓尔自己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倒在台上。”

  另外,孩子们从小到大去过不少地方旅游,我也很注意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的介绍,但在孩子们记忆中留下的东西甚少。此次行程中,老师在每个景点都将孩子们分组,给各小组安排任务,或是在景区寻找标记,或是补充图片形象。孩子们那份执着认真、团结协作深深地打动了我,更启发了我,孩子们是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的,我们只需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们深知家庭的娇生惯养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恶果,生活的自理能力、团队的凝聚力以及纪律性是00后孩子们非常欠缺的。但是经过这两次的团队出行,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打理自己的行囊,如何与室友配合、相互帮助,如何照顾和体恤生病的团友,如何以大局出发处理自己的个体情绪。作为一个从镜头里观察的旁观者,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更融合了,更亲密了,组织纪律性更强了,一个团结紧密的团体初露峥嵘!

  短短七天的德国音乐文化之旅已经结束,然而孩子们依旧沉浸在那段旅程中一起吃住,一起登台,一起克服困难的日子,他们和父母们就这样一起成长!本版摄影/张洁

  “新芽空气”微信公众号

  IFCkids

  ◆童言趣语

  德国之旅,有演出后的鲜花,也有演出中的泪水,去了美美的教堂城堡宫殿,也看到了初生牛犊和淘气猫咪。一起踢足球,一起串门唠嗑。第一次自己收拾箱子,第一次去中国领事馆。哪些事情给小朋友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们又有哪些收获?

  看到的德国跟想象中的德国有什么不一样? 

  李卓尔(7岁半):来之前想象中德国是高楼大厦,来后看到的都是平房,空气太好了,希望北京也是这个样子。

  刘金童(9岁):新天鹅堡很大很漂亮,房子也很高。外国皇帝和中国皇帝住的宫殿很不一样,这里和故宫完全不同。

  游子晴(10岁):到德国之前总想看看德国人长什么样和他们住的房子。以为会到有高楼的城市,到了以后发现是小村庄。风景很美,空气也和北京不一样。

  什么活动最好玩? 

  游子晴(10岁):和大家一起过生日,在宿舍里开派对,在巴士上大家为我唱生日歌。

  吕雪舟(11岁半):我喜欢听管风琴演奏。以前我以为教堂里的音乐是提前录制好的,需要播放就可以了。没想到原来是有真人在弹奏,这太牛了!

  张天爱(8岁):去罗登堡做作业最好玩,因为钟表敲钟是市长和将军喝酒,将军先喝市长后喝。

  王一诺(8岁半):去新天鹅堡最好玩,因为参观了国王的卧室,国王的床特别漂亮,上面还雕刻着星星。

  铁舒赫(7岁):在德国学校里吃白香肠时最高兴,我一连吃了4根,老师不让我再吃了,但我还想吃,于是又吃了个面包。我带了很多礼物,非常高兴送给那么多德国小朋友。

  我学到了什么? 

  孙瑞莹(10岁):看正式演出不能大声说话或者玩。

  管子涵(12岁):要自己整理箱子,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

  李心瑶(12岁):踢足球时位置不能乱。

  李卓尔(7岁半):别丢三落四;表演之前要吃块糖,防止低血糖。

  张天爱(8岁):要保护好嗓子,因为我嗓子经常哑。

  吴凯乔(10岁):在舞台上要大胆唱歌,不要缩着。和不熟悉的同学一起玩游戏,结果成为了新朋友。

  离开家,想妈妈怎么办? 

  王之韵(9岁):来之前妈妈说:“你要想妈妈,7天就会过得很慢,你不想妈妈7天就会过得很快很快。”前3天想忘了妈妈,但忘不了,后几天因为都在玩,而且特别好玩,就忘了想妈妈了。

  吴凯乔(10岁):不想家人,我觉得这里比较卫生。我就是很想吃饺子。

  梁凯淇(9岁):我把家人的照片放在相机里,一有时间就打开看看。

  哪次演出印象最深刻? 

  崔恩和(9岁):最喜欢音乐学院里的那次演出,同德国小朋友一起唱歌更热闹。有比较多的德国观众听到了我们的歌声。作为一名小演员,面对那么多观众,还是有些紧张。

  刘心玥(快10岁):最喜欢在纽芬堡前面的演唱,看到小鹅小鸭和那些景色,唱起“八只小鹅”,也喜欢在牛群前面唱“八只小牛”。

  闻乐乐(快10岁):有人晕倒的那场演出印象最深。当时自己也很不舒服。在台下休息时看到很多同学都很难受的样子,但都在台上坚持唱歌没有下来,特别是Lulu难受得哭了也不下台。下次我也要坚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