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2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张静娣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 2012年02期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做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之间时有摩擦。当然这与保育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有很大关系。不少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职责简单地理解为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在工作中保育员经常是“重保轻教”,注重对孩子身体的照顾,缺少对幼儿心理的关注;注重环境卫生,忽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缺少主动配合教师教育的意识和行为。同时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许多教师认为保育是保育员的事,因而在工作中,教师往往更关注课程教学和教材教法,在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保健教育上,常犯简单说教或包办代替的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个科学的保育观念。
笔者认为,要做好保育工作,保育员和教师都应当纠正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念。
一、保育工作应是保教合一的工作
在保育的深刻内涵中本身就包含着保健与教育的双重意义。因此,幼儿保育绝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只有与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的保育,才是科学的保育,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教中有保、保中有教,更适合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特点,也能使教育更接近幼儿生活实际,因而更富有成效。
在培养幼儿自理生活、自我保护、爱护环境、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时,保育员应当在“重视和满足孩子受照顾、受保护的同时,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保育员在给幼儿整理衣着时,默默无语,幼儿则愣愣地接受着帮助;而有的保育员边给孩子整理,边讲有关整理衣着的要领、卫生知识,让孩子尝试自己整理,孩子心情愉快,充满学习的热情。可见前者重视了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后者不仅满足了孩子受帮助的需要,而且为孩子提供了尝试的机会,促进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再比如,在幼儿园里,有的保育员将班级卫生搞得很好,当发现幼儿摆弄玩具、尝试各种操作活动有可能影响地面、墙面或教学设施的整洁时,就会制止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探索的愿望、游戏的需求受到限制。不言而喻,保育员不只为创设整洁的环境而工作,还应在提供健康、安全、卫生的环境基础上,为创设有利于满足幼儿各种需求的空间而工作。这样的保育工作才是保教结合的工作。
同时老师也要在教学活动让孩子体验独立自理所获得的快乐。例如有的老师在组织游戏结束后发现“孩子玩过的积木乱扔”时,往往是简单地告诉幼儿“以后别把玩具乱扔”,然后用包办代替的方法帮孩子把积木一一整理好。其实这是消极的制止和纠正的教育行为。我们不妨这样说“请小朋友们把这些找不到家的玩具送回家,好吗?”赋予玩具以生命,使孩子与玩具产生共鸣,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等玩具整理好了“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找不到家长的玩具,它们心里会怎么样呢?”接着再提出“今后我们应怎样做呢?”的要求,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行为。这样做既中止了幼儿不恰当的行为,又为他们的行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真正体现了教中有保、保中有教的教育原则。
二、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要相互配合组织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保育员主动配合,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要求、内容和程序,在孩子和教师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那么教育质量将在保、教工作互补中得到保证。
例如: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保育员应该事先与教师沟通,了解教育活动时自己如何做会更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发放等。如果保育员与教师配合默契,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进行中保育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情绪及活动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照顾。如果是进行户外活动的话,就配合教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上厕所,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检查鞋带是否系好等。并且提前准备好户外玩具,了解户外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在活动中配合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和幼儿的安全护理及照顾体弱幼儿。有了这些小小的帮助,既方便了老师有效地开展活动,同时也使孩子能在碰到困难时得到老师和阿姨的及时帮助。
三、保育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
保育工作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保育员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如:如何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洗手、喝水条件;怎样因人施教,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安全意识;在妥善保管幼儿的衣物、设备、用具的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让幼儿主动地参与;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怎样更有效,等等,都需要保育员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其次保育工作要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保育工作也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同样是教孩子学习擦干净桌子,有的保育员是从始至终自己包干到底或苦口婆心天天说要领,而有的保育员就会让幼儿主动参与自己的工作,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和幼儿一起探究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切实做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保育员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提高保育技能技巧,同时要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多合作,真正做到“保教合一”。同时作为园领导,应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提高保育员的综合素质,在检查和督促保育工作时也要更人性化、合理化,为保育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