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生吃蔬菜会妨碍消化吗?

时间:2014-07-1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对于消化能力正常的人来说,蔬菜水果中的酶活性很低,起不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真正有效帮助消化的食物是发酵食品

  传统养生忠告要因人而异

  “生熟并举”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夏天一到,胃口开始变得不那么爽快,人们总是喜欢用凉拌生蔬菜来迎合它。按照西方舶来的说法,蔬菜水果生吃时,能够利用其中大量的活性酶类,比如淀粉酶、蛋白酶之类,它们能够分解淀粉、蛋白质,所以能够帮助消化。不吃生食则容易消化不良。

  按照中国传统说法呢?正好相反:吃东西一定要热食,生冷的蔬菜会伤胃,让消化能力越来越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生吃蔬菜呢?

  先说说生蔬菜中的“酶”

  首先,蔬菜和水果中的酶种类繁多,可不仅仅是帮助人体消化的酶类,也有一些不利于营养素保存和利用的酶,比如让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氧化的氧化酶类。让它们全部“活着”,也未必就非常理想。

  其次,酶的特性之一,就是要求严格的作用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生蔬菜中的酶,是在蔬菜本身的酸碱条件下活性最强,而在人体条件下则未必如此。比如说,健康人餐后胃中的酸碱度在2~3.5之间,这个条件完全不适合于蔬菜中的各种酶类,因为一般蔬菜的酸碱度都在pH4-6之间。

  所以说,对于消化能力正常的人来说,蔬菜水果中的酶类在pH<3环境中活性很低,起不到什么帮助消化的作用。只有对那些胃液不足、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蔬菜水果中的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比如说,萎缩性胃炎患者因为缺乏胃酸分泌,胃里面pH值可高达5以上,这时候蔬果中的酶仍能保持活性。

  必须生吃才能正常消化么?

  真正有效帮助消化的食物,与其说是生的蔬菜水果,不如说是发酵食品。比如没有经过加热的酸奶、腐乳、醪糟、豆豉等。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中的酶已经帮人体做了“预消化”的工作,蛋白质切成小段,淀粉也部分水解了。那么,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的确可能有比较大的帮助。而且,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往往耐热、耐酸能力强,活性又大,比蔬菜水果中的酶效果更好。

  所以说,生吃蔬菜,可能会减少维生素和抗癌成分的损失,还能通过充分的咀嚼来提高饱腹感,但除了少数某种酶活性特别高的蔬菜品种之外,未必能够对促进消化起到很大作用。

  再说说人体是否一定需要热吃食物

  吃生蔬菜,如果是少量,对于消化吸收未必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大量吃生蔬菜,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人体的消化酶在体温37℃时活性最高。如果吃进去大量冷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又不能及时被人体“暖热”到体温,那么由于胃中温度明显下降,胃部血液循环减少,蠕动减慢,消化酶的活性也会有所降低。也就是说,可能会妨碍消化吸收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能就是传统养生忠告的道理所在。

  不过,这个忠告,也一样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身体强壮,血液循环好,产热能力强,可以通过加快胃部血液循环来提高消化能力;如果本来身体虚弱怕冷,血液循环不好,产热能力差,那么多吃生冷食物之后,很容易造成胃胀、腹胀等不适感觉。传统认为产妇不能吃生冷食物,可能就是这些顾虑。

  同时,生蔬菜中含有较多未经软化的纤维,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便秘的人适合多吃生蔬菜,而容易腹泻的人应当避免食用大量生蔬菜。有些蔬菜品种还含有较高水平的单宁和草酸,它们在降低消化酶作用的同时还可能会伤害消化道,所以消化不良的人更适合吃熟的蔬菜。此外,生吃蔬菜的体积比较大,数量往往比较有限;熟吃蔬菜则体积大大缩小,一次吃的数量会更多。

  所以说,吃生蔬菜是否不利于消化吸收,甚至要不要吃生蔬菜,大可不必做个一刀切的结论。大家不妨量力而行,一切以身体自己的感觉为准。如果生吃后清爽畅快,就不妨生吃蔬菜;如果反过来胃肠不适,就不必勉强自己。对健康人来说,“生熟并举”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战高温 膳食巧安排

  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

  维生素是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的方式进行烹调

  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高温会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容易发生中暑等情况。为了应对高温,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膳食营养,这是健康的物质保障。

  高温情况下,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厌食、食欲减退等。另外,机体代谢率增加,大量出汗,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丢失较多,使机体对蛋白质、钠、钾、钙、镁、铁、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水等的需要量增加。为保障高温环境下的营养需要,建议: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同时,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始终在不断更新,只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的更新,身体受伤后也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材料。另外,蛋白质在体内是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节生理功能。最后供给人体能量是蛋白质的次要功能。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

  食用含钠、钾、钙、镁、铁等丰富的食物 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酱油、味精、咸菜、腌肉、豆腐乳等,不用刻意增加。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含钾丰富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绿色蔬菜、坚果、粗粮含有丰富的镁。奶及奶制品含有丰富的钙。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是铁的良好来源,并且吸收利用好。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

  及时补充水分 不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时喝水,少量多次。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水、绿豆汤等。如果出汗较多,可选择一些运动功能饮料,也可以每餐做点菜汤、鱼汤或鸡汤等。

  及时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它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大多数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必不可缺的化合物,在体内起催化作用,促进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合成和降解,从而控制代谢。维生素本质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由外界供给。

  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有花生、瘦猪肉、豆类、小麦粉、小米等;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以及奶类等;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为各种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

  精心烹调,促进食欲 清淡为主,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的方式进行烹调。使用葱、姜、蒜、食醋等调味品,既可促进食欲又可促进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不同品种、不同颜色搭配。

  注意饮食卫生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加速,食物易腐败变质,在食物的购买、加工和储存等各环节都要注意。不去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点、大排档等就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