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应回归生活

时间:2014-07-0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顺境中长大,习惯了不断地获取,觉得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北京市五十中学校长于海明表示,家庭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应从孩子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孩子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

    案例

    家长伍先生: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不断地获取,觉得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作为家长,我该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懂得感恩?

    专家观点

    北京市五十中学校长于海明:家庭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应从孩子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孩子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现在的孩子有着很强独立意识,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是靠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而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自主、能动地生成、建构的。

    家庭感恩的环境包括家人对家里人、朋友、邻居以及在公共场合对陌生人的态度:尊老爱幼,你帮我让的家庭环境,无疑孩子生活于其间,也“浸润”于其间。它对孩子的成长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家庭环境将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

    一、妙用“移情”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懂得体察别人的情绪。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因为心情不好而要打他的洋娃娃时,或者有意无意地破坏一些东西时,你就可以告诉他:“不能打哦,娃娃也会疼的。娃娃知道你是一个喜欢打人的孩子,以后就不跟你玩了。”用这样的移情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他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二、巧用节日

    让孩子把握感恩时机。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宝宝礼物。马上就要到父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爸爸礼物,让爸爸高兴高兴呢?”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父亲节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爸爸,真让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三、角色互换

    在家庭中开展“角色互换”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当一天家长。你可以学着孩子平时的样子,比如,“快,给我倒杯水,我渴了”,“我身上痒痒,快来给我挠挠”,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苦,也让孩子明白,平时自己的这些娇惯行为是不正确的。通过当一天的家长,他日后在发生类似行为时,就会先想一想:“我这样叫爸爸、妈妈给我做这做那,他们是不是很辛苦?”

    四.借用对比

    让孩子关心不幸的人。经常和孩子整理一些他的玩具、衣物、用品等,带着孩子亲自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孩子学会感恩了吗?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孩子学会说“谢谢”了。当父母、朋友生病时,孩子会比平时更体贴,帮你做些事情。当孩子自己吃着零食时,他会想到分一点给你。当看电视的时候,他会征求你的意见,问你“妈妈,你想看什么”。当你生日的时候,孩子会为你送上惊喜。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说“谢谢”;懂得和家人、伙伴一起分享他的“食物”、“玩具”;在做事之前,能想到他人的感受,能想一想:这样,妈妈会不会高兴?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这颗关爱他人的心也会让你的孩子在日后成为受人欢迎的社会人。文/ 安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