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探寻七巧板的奥秘

时间:2014-05-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丁卫国

  ☆创意:七巧板

  ☆亮点:回归中国传统游戏

  这是一款漂洋过海、被外国人称为Tangram(唐图)的中国古典益智游戏,这是一款被拿破仑、鲁迅等文人雅士所喜爱的游戏,这是让我们的想象力充分放飞的思维操练。

  七巧板是中国传统的益智游戏,早在19世纪初,来广州从事贸易的欧美商人就将一些精美的象牙七巧板带回国。很快,像近代的魔方一样,七巧板就此风靡世界,成为19世纪全世界最流行的智力谜题之一。

  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七巧板是由唐宋时期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经改进,6张桌子变成7张桌子,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仍保存着清代的七巧板,北京颐和园和苏州留园中还各珍藏了一张晚清时期运用七巧板原理制作成的七巧桌。

  七巧板的构造一目了然——是由一个正方形切割成的七块几何平板,包括两个大三角、一个中三角、两个小三角、一个正方形和一片平行四边形。制作七巧板的材料各异,有木质、象牙、金属及其他材质。七巧板游戏由一套七巧板和一些仅有轮廓的图形组成,玩法亦极易理解: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儿童智力的良好伙伴。它有助于儿童建立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比其他种类的拼图,西方的拼图是把所有的图片组成一个图形,更多培养的只有耐心,而七巧板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们知道了七巧板排列的简单规则,再来探索一下它的玩法,七巧板的玩法有四种:

  1. 依图成形,即是根据已知的图形来排列出答案;

  2. 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3. 自创图形,你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及排法;

  4. 数学研究,也就是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