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根据孩子年龄制定计划
1—3岁的孩子应选比较近的游线,可以选择在乘车4小时就能到达的景点。
3—6岁的孩子可以出远门了,但是也不宜长时间乘车。
此外,带孩子出游要选择山清水秀、没有危险的地方,行程安排不要太紧,以便于休息。
孩子出门用品清单
饮食类:出行时给孩子带上在家里经常吃而且营养丰富的食品:如奶粉、饼干、水果等。准备一些小孩经常喝的纯果汁,也可以把水果、蔬菜洗干净后,切成小条、小片放在餐盒中。另外,要带上奶瓶、水杯、保温壶,保证孩子能随时喝上热水。
衣物类:替换衣服2件、裤子多带几件、围兜2件,春末夏初,天气变化不定,要带上雨具,预防孩子被淋湿而感冒,并随身带上外套,以保暖和挡风雨。带平时穿惯的衣服,这样环境变了也不容易造成小孩皮肤过敏。
药品类:抗过敏药、晕车药、止泻药、感冒药(成人和儿童用的都要备上)、止痛药、跌打油、邦迪、消毒棉球、面纸、鼻舒、人丹、风油精等。
其他:带上一两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坐车久时还可以拿来给他解闷。图书1—2本、湿纸巾、防晒油、方便塑料袋。
出游注意安全
出门在外,总有麻痹大意的时候,谨记“安全第一”,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孩子走失、烧伤、烫伤、溺水、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化学品等的发生。
在游玩时,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况,注意孩子是否饥饿或劳累,身体是否舒服,要注意孩子的健康,防止感冒、拉肚子或感染其他疾病。到达目的地后,家长应对房间做必要的安全检查。
在人群拥挤的景点,家长要小心看护孩子,不应离孩子太远,以免走失或摔伤。可以给孩子穿一件颜色鲜艳的外衣,在孩子的衣服口袋里最好放置一张写有孩子姓名、父母姓名、联系电话以及酒店地址的信息卡片,以防万一。
出游注意饮食
孩子身体还很脆弱,容易在旅途中出现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等等情况,所以家长最好能在出游前将孩子平时吃的奶粉、牛奶、米粉带一些在身边,孩子随时想吃,都能及时冲调。不要随便将大人的食物给孩子充饥。
奶粉:外出时奶粉一般要准备平时一直吃的,不要轻易换,并且要带足,因为外出时经常在路上,一日三餐不太好保证,对于小孩子,奶就一定要保证。
独立包装的饼干等:外出时,可能孩子饿了,却一时找不到餐厅,独立包装的饼干、蛋糕、鸡蛋是必带食品。可以选择孩子爱吃的一些品种来带。或者干脆每样都准备一些。
蔬菜和水果:带些从本地买的水果、蔬菜,给小孩买些贵的没有吃过的水果,容易造成小孩不适应而生病。把水果、蔬菜洗干净后,切成小条、小片放在餐盒中。
温水:无论是冲调奶粉、米粉还是喝水,保温的水离不了。摸起来感觉稍有些热度就合适了。
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瓜果一定要洗净或去皮吃。不要让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如沙拉、冰水之类。孩子的奶瓶晚上回酒店要用热水消毒洗净。
另外,在外出就餐时,要注意卫生,如饭前要洗手等。要仔细帮孩子挑选合适的餐点,以免孩子病从口入。要选择彻底煮熟的食品,没煮熟的肉类、海鲜、生冷的食物,如沙拉、生鱼片等,千万不要给孩子吃。
在车船或飞机上最好节制饮食,由于没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难免会引起肠胃不适。
出游注意健康
晕动症:
乘车前不要吃得太饱,特别要少吃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保持车内空气畅通,坐在前面靠司机旁边的座位上,以减少颠簸。为孩子准备好塑料袋、卫生纸和水。
预防性用药:在乘车前可用防晕耳贴;或者孩子口服。在上车前10-15分钟服下,可防晕车。
肠胃病:
应保证孩子充分休息,注意饮食卫生,少吃难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不吃油腻食物。根据环境变化常给孩子更换衣服。餐后不要马上做运动,如外出跑步、游泳等。
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腹胀难受,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若仍无好转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感冒: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孩子受凉。带上维生素C,退烧、止痛、消炎药。
意外伤害:孩子发生扭伤时,成人要在发生伤害的第一时间,对伤处进行冰敷(如无条件,冷水毛巾也可以),时间不超过1小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二天,可以对局部进行热敷,这样可以减轻红肿,促进恢复。
孩子擦伤,如果伤口小而浅,仅擦破表皮,可用清水将较脏的创面冲洗干净,擦伤的创面不必包扎,但应注意避免再沾上水、尘土及其他脏物,以防止创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