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夏雪芹 点击: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大人发现一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答道:“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是啊,大人们对待孩子往往忽视了教育的角度,结果常常误会孩子。其实,孩子身上的“发光点”,并非与生俱来,也非固定不变,重要的是家长应洞察入微,善于捕捉,善于引导,然后给他们的闪光点加油。
大人们的失误常常是由于不懂得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总是一厢情愿地将成人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孩子,无意中扼杀了人性中极为宝贵的童稚。
谁都会记得童年时代衣服袋里有数不尽的“宝贝”:一颗光滑的卵石、两片形状奇特的树叶、纸折的飞机、泥做的小狗……每当晚上脱衣上床,总是小心藏好,如让妈妈发现,她会一股脑儿把这些宝贝都扔到窗外去,还会一边把衣服翻过来拍得尘土飞扬,一边唠唠叨叨:“怪不得衣服总是脏,总是破!”可是令妈妈不解的是,她总没能征服孩子的天性。第二天,孩子的衣袋里又有了螺壳、桃核、弹子……
孩子们用纸折成小船,放到水里,看到小船随风远航欢喜得又蹦又跳,谁能说未来的航海梦不是来自这小小的纸船呢?一群孩子舀水和泥,团了捏,捏了团,弄得满身是泥,鼻尖冒汗,做汽车,搓圆子,捏泥猴,谁能说他们里边没有未来的雕塑大师呢?所有这些,不都是那些卓有成就的名人深情的美好回忆吗?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泥做的小鸭,会引起他们能变成白天鹅的遐想;一只小海螺,可让他们听到大海的涛声;几颗桃核,能在他们面前展现桃花盛开的春天;这颗带着花纹的小石子,是来自天外哪一颗星星呢?孩子们收藏的这些小玩意儿,会给他们添上多么神奇的想象翅膀啊!
孩子们把画得大红大绿的太阳和公鸡贴在床头的墙壁上,你能说这不是一首歌一首诗?孩子将一只橡皮猴挂在气球的下面,让其冉冉上升而拍手欢呼,你能说这不是一篇飞天的童话?孩子拆下玩具汽车的电动机想装到小闹钟里去,你能说这是破坏而不是创造?人生创造的起点,就是从孩子稚气未脱的行动开始的。
大人们看不到孩子身上的火花,还由于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塑造孩子,安排孩子的生活。他们竭力使孩子吃好穿好,舍得智力投资,总希望孩子“听话”、“不淘气”,结果玩泥巴怕弄脏衣服,采野花怕露水湿了鞋袜,做手工怕弄伤了手,踢球怕打碎玻璃窗,甚至拆拆装装还怕损坏了闹钟什么的。于是限制多,禁令多,这也不准,那也不行。这样的“教导”,很难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童心是一片神奇的天地,要想引导、教育儿童健康成长,大人们首先得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与孩子一起听蚂蚁唱歌,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善待孩子的天性吧,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情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