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0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大小柯
教子笔记
曾经看到一个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故事大概讲的是一位妈妈和儿子玩扑克牌,玩的是争上游。规则是此局输的一家,要在下局向对手缴一张最好的牌。妈妈输了,所以她就把自己手里的“大王”给了儿子,满以为儿子会很开心,因为大王是扑克牌里最大最好的牌。可是,儿子满怀期待地接过去后,脸上却没有露出兴奋的表情,甚至有些失望。妈妈问儿子:“我都把‘大王’给你了,这可是最好的,你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儿子说:“妈妈,我不想要‘大王’,只想要小五,这样我就可以凑成4个五了!”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由得一动,原来给孩子最好的,并不一定就是他想要的。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呢?孩子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我平时的所作所为,真是惭愧啊!为了女儿嘉嘉能够全方面地发展,凡是早教书上提到的益智玩具,我都不惜成本地搬回家,并且要求嘉嘉在某个阶段达到书本上所说的标准。可是孩子的特性是千差万别的,她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发育得超前,而在另一方面会缓慢些。如果一味地拿理论上的标准完全要求孩子,后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刚满一岁时,我就开始按要求训练她搭积木。可她并不喜欢玩积木玩具,搭一两块就跑开了。按照书上的理论,1岁多的孩子可以搭八九块积木的。面对这么大的差距,我困惑了很久。为了达到书上的要求,我买尽了市面上各种各样型号的积木。有几次我把家里其他所有的玩具都藏起来,只允许她玩积木。嘉嘉被惹怒了,她扔掉了积木块,躺在地板上耍赖。
后来,家里的几套积木慢慢地都消失了,她就是不喜欢玩积木,但对其他玩具却玩得津津有味。嘉嘉特别喜欢玩球,甚至一粒粒小珠子、一串串小纽扣也能让她玩得乐此不疲,穿珠串等高难动作她玩得轻车熟路,比起那些价格不菲的积木玩具省钱多了。她玩得高兴,我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干脆让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准靠边站吧!
现在的孩子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我们做父母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百般呵护着孩子。为了孩子,我们可以节衣缩食地给孩子买高档商品,进昂贵的培训班,在掏钞票时慷慨得眉头都不皱一下。可是换来的却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快乐,反过头来父母还埋怨孩子说:“我已经把最好的都给你了,你还要怎样?为什么还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有的大一些的孩子还会顶嘴说:“你认为最好,对于我来说,未必就是最好的!”的确,我们为人父母的,在给予孩子之前是否想过,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
一个在沙漠里失去装备和营养的人,最好的一定不会是金银财宝,而是救命的水;对于刚刚经历过寒冬的人来说,最好的一定不会是美酒佳肴,而是温暖的阳光。也就是说,需要才是最好的。
对于一个渴望快乐成长的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在这个逐渐商业化的社会中,父母总以为挖空心思地多赚钱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完全没想过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对孩子而言,高档玩具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爸爸每天能早点回家陪他玩坦克模型或过家家游戏;漂亮的衣服和用品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能天天在妈妈的故事里进入梦乡,也许他需要的仅仅是您的尊重或者是沟通与交流。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所需要的。每个孩子又不尽相同,他们想要什么,要靠父母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