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金鱼之死

时间:2013-06-21   来源:上海幼教网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一个好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把握偶发事件隐含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感兴趣的点上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适时调整教育策略进而才能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对小班幼儿来说,兴趣点也许正是他们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在我们班“小小饲养角”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发现了让小班幼儿自主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已有经验的因素。
  
  话题一:金鱼到哪里去了?
  
  在放了七天的“五一”长假后,孩子们都欢喜地来上幼儿园,龙怡芝、陈子煊走进教室,两人不约而同地走向教室一角去探望许久未见的宠物小金鱼。只听见陈子煊大声叫起来“小金鱼到哪里去了?”我一听,大吃一惊,心想:莫不是让野猫给吃了?可是教室门窗都是关好的,野猫是跑不进教室的。那金鱼会在什么地方去了呢?我走过去仔细地看了看,不注意还真看不见。只见在鱼缸里其它鱼的下面,那只死去的金鱼仿佛被分了尸,鱼肚子已经有些残缺不全了,见此情景,芝芝有点难受,只听她哭丧着说:“可怜的小金鱼!可怜的小金鱼!”。因为那两条金鱼是她和奶奶在专门带来给小朋友们养的,其中还有几只小红鲫鱼,才养了没几天就放假了。
  
  不一会儿,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陈子煊大声喊:“快来看啊,小金鱼死了!”大家都争着去看,聚在一起大声的说着,“啊?金鱼都翻肚子了!”“小金鱼真可怜!”……孩子们说得越来越激烈。
  
  思考:班里的“小小饲养角”一直就是孩子们比较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开展了关于小动物的主题活动。由于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所以小金鱼的死引起了孩子情绪上的变化,这个事件顿时成为一个话题引发了他们激烈的自我讨论。这让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小班孩子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也会积极进行观察、探索。“兴趣点”成了带领孩子们进行探索的引路石。于是我想: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们自己来思考、探究,自己来获得相关经验,来解决一些问题呢?
  
  话题二:小金鱼怎么会死了?
  
  孩子对一个兴趣点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于是我抛出第二个话题组织孩子们讨论:小金鱼怎么会死了?
  
  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就进行了激烈的第二轮讨论。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动物的死亡,有的孩子家里就养了鱼、乌龟或者其它的小动物,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原因一:天气太闷热,金鱼死了。
  
  在快放假的那几天连续天气闷热,许多孩子就已经看到金鱼都不断浮在水面呼吸的现象。有的孩子说:“老师,金鱼在吐泡泡。”有的说:“金鱼在做游戏。”“不是,它是在和我们打招呼。”“是金鱼在吸气,水里很闷。”我适时地给大家讲了关于金鱼到水面吸气的相关知识,芝芝听了马上就提出要使用“增氧泵”的方法来保护金鱼。虽然她说不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可是她说家里的金鱼浮到水面呼吸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在我的建议下芝芝的带领大家用吸管充当“增氧泵”,往水里吹气给金鱼加氧。可是这七天时间里没有人给金鱼吹气加氧了,所以金鱼就被闷死了。
  
  原因二:没人喂食,金鱼饿死了。
  
  平时我都会叫孩子们给金鱼喂少量的食物,可是这一个星期都没有上学,就没有人给金鱼喂食了。“你看,金鱼都瘦了。”“嗯,这么多天都没吃饭,怎么会不瘦嘛!”大家又开始发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慨。
  
  原因三:水被污染,金鱼死了。
  
  前不久的一天,杨兴先和张明珠在吹泡泡时,将泡泡吹到鱼缸里,张根源和皮博文也把胶泥和玩具放进了鱼缸,结果就死了一条小金鱼,孩子们从中了解到水弄脏了(污染)对动物有很大的危害。
  
  思考:孩子们找出的这些原因可能都是和自己的感性经验是有关联的,是不完整的。我尽管组织了孩子们讨论却从没有给孩子进行归纳,有了前面的“引路石”,我又抛给了新的问题给大家讨论,孩子对这个事件的兴趣在持续,并且根据讨论对放假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发散了思维对金鱼的死因作了一定程度的总结。我想,教师对幼儿自主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也是幼儿持续探索的一个重要因素。
  
  话题三:怎样不让金鱼死亡事件再次发生?
  
  我这时候提出:如果又遇到了上面的情况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让金鱼的死亡事件再次发生呢?大家唧唧喳喳地又说开了,针对上面金鱼死亡的原因讨论出的结果如下。
  
  方法一:假期寄放制。
  
  王自立说:“金鱼是大家的好朋友,放假时金鱼就没人管了,很可怜。如果遇到空气不好很闷的话会被闷死的,可以把小金鱼寄放到家里有‘增氧泵’的小朋友那里,这样就可以给小金鱼呼吸充足的氧气了,它就不会死了。”有的幼儿不愿意了,说:“我家没有‘增氧泵’,但我可以用吸管给金鱼吹气啊,它也不会死!”他们的意见分别有部分的孩子表示赞同。
  
  方法二:专人定时喂食制。
  
  每天由大家集体推荐一名幼儿在午睡起床后给金鱼喂食,也可轮流请幼儿喂食。
  
  方法三:值日生监督制。
  
  “不能再把水弄脏了!”“我们喝的都是干净的水,金鱼也喜欢喝干净的水。”“对!如果水被弄脏(污染)了,金鱼就又会死的!”唐一丹说:“由每天的值日生做金鱼的“小主人”,监督其他小朋友在观看金鱼的时候不能投放玩具、胶泥等物品进去。”
  
  反思:
  
  在这一次的讨论中,孩子们从旁观者变成金鱼“主人”的角度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也想出了以后喂养金鱼的方法,由于不再是老师命令式的“任务”,孩子们显得积极性很高,都主动愿意承担和金鱼有关的事。在幼儿的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引导很重要,但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问题环境,让孩子以“主人翁”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让幼儿愉快地进行自我经验的构建,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给我的启示:在我们周围处处存在着教育的因素,时时可成为我们的教育内容。教师的支持性行为策略是整个事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师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顺势利导进行随机教育。孩子在“小金鱼之死”这样一个偶发事件里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经验是随着问题的提出、解决来一点一点累积、深化的。宽松、愉快的氛围,孩子们自己亲身去感受、探索发现、大胆表述。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探索者,最终完成自我经验的构建。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我们更应关注偶发事件隐含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疑惑、困难与问题,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发展历程,让孩子做自己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