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案例:奥特曼与怪兽

时间:2013-04-15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网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背景:
  
  中班第二学期的男孩子钟情于奥特曼、怪兽、皮卡丘等,而且喜欢看它们的VCD,喜欢它们的玩具、木偶,有的孩子几乎趋向与崇拜。
  
  案例:
  
  今天铭铭一早就来园了,而且带来了4只“怪兽”,并对我说:“葛老师,我今天带来了许多玩具,我要与小朋友一起玩。”
  
  课间,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与同伴分享。突然铭铭过来告状“老师,毅毅把上上的手抓伤了。”
  
  “手抓的?”
  
  “不是,是怪兽。”
  
  我心理一紧张,马上随声而去,只见毅毅一人坐着,且手中拿着那几只怪兽玩。上上则揣着手坐在桌边,观察自己的伤情。
  
  “上上,怎么样了?疼吗?”我立即看了“伤口”,并无大碍,便放心了。
  
  询问结果:铭铭将怪兽借于毅毅,上上想玩,但毅毅不同意,就用手中的“怪兽”将上上推出门外,这一推便推出了“伤口”。
  
  马上召开紧急班级会议。
  
  我将情况与大家伙通报。“班内发生这事如何解决?”大伙都一致将矛头对向毅毅。毅毅一下子不知所措,哭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看见了怪兽,想到了妙法。
  
  于是我将矛盾转移到怪兽,“请问,这几个是什么化合物?”孩子们齐呼:“怪兽”。
  
  “怪兽是好?坏?它们干吗的?”
  
  “不好的,欺侮人”
  
  “怪兽与谁打架?”
  
  “与小朋友。”
  
  “你是正义的化身,应该阻止怪兽去欺侮小朋友,现在你却利用它在欺侮人?”
  
  我在提出了问题后,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大家伙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毅毅的做法是错的,应该大方些,把东西借给上上一起玩呀。”
  
  “你手中的玩具也不是你的,铭铭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你,你也可以给与上上一起玩。”
  
  “上上也可以马上躲避的,就不至于被怪兽的手抓伤。”
  
  “上上,谁欺侮你,你就抓住它的手,不让它动,然后告诉老师……”
  
  “……”
  
  孩子们想了一堆的主意。
  
  最终,这只“怪兽”被“奥特曼”抓进“监狱”,不能参与小朋友的游戏。
  
  大家达成的协议是哪只“怪兽”欺侮人类,我们请“奥特曼”将其收监,哪位幼儿欺侮人,将邀请“奥特曼”特警将其带走,停止某个游戏。
  
  分析:
  
  毅毅是个文气但又有些倔的男孩子,喜欢海洋生物,很少与男孩子们一起玩耍。因此,此次“怪兽”伤人事件纯属意外伤害,但又不能轻易放过,以免以后有更多的人利用“玩具”伤人。
  
  所以,我就利用了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奥特曼”作为切入口,引导幼儿向正义、助人的方向发展,又在一种游戏的环境中解决了一项孩子们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不,事实上是孩子们自己相互帮助解决了问题。我仅利用了孩子们自己的资源,引导他们自己协商解决了问题。对于中班来说,给了孩子们一个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的机会。从中,孩子们知道遇到此类事件后应该如何解决,有了类似经验,并学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从矛盾的发生到矛盾的提出,到商讨方法,再到解决问题,也就是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学习及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过程。我认为如此解决问题比一般的说教好的多,更实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