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班级计划的制定

时间:2012-08-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一 制定班级计划的意义
  
  班级是幼儿及保教人员共同组织的集体,是实施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幼儿健康地成长与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工作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成效。
  
  二 制定班级计划的作用
  
  班级计划是班长组织本班保教人员在共同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于指导班级工作的预设性安排,可以使班级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班级工作在贯彻落实《纲要》、幼儿园各项工作目标提出了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2为使教育目标落实到幼儿身上提供了依据。
  
  3为保教人员明确工作任务,步调一致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4 为班长实施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
  
  三 制定班级计划的依据
  
  1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本园工作计划。
  
  3 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原有经验、发展水平、发展需求。
  
  四 制定班级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1 收集相关信息,分析现状。班长在制定班级计划之前,通过收集来自幼儿园、保教人员、家长的信息,对前一阶段班级保教工作的整体情况做全面细致的分析,主要内容:(1)幼儿发展基本情况(2)教师基本情况,找出共性与个性、主要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全班保教人员研讨、制定班级计划。制定班级计划的过程,是班级保教人员进一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理解和融会贯通幼儿园各项工作任务要求,把握幼儿年龄特点,落实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
  
  3全班保教人员进一步学习、研讨班级计划。班级计划形成后班长要组织班级保教人员再次讨论、通过,为步调一致、整体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4 班级计划的调整。计划的预设性决定了计划具有灵活性,因为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鲜活的孩子,因此保教人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需求进行调整。
  
  五 班级计划的内容要点和要求
  

计划结构 内容要点 注意事项

本班现状分析
1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
 

1 幼儿基本情况介绍。
2 本班大部分幼儿年龄特点、原有经验、发展水平、发展需求。
3 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个别儿童的问题(新入园;肥胖、体弱、发育迟缓等)。

1 结合上学期期末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分析本班幼儿发展的普遍特点及优势。
2 对个别、特殊儿童的问题也要分析和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本班30名幼儿,其中20名从托班升入,10名新入园,7名没上过幼儿园”三种幼儿的特点是什么?各方面发展情况怎样?有没有个别儿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本班教师情况 1 本班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2 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3 保教工作中的困惑和应加强的问题。
1 通过班务会、家长会、问卷调查、与领导沟通,全面了解他们对本班工作的评价、意见、建议,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
2 对幼儿发展水平和班级工作中的问题做出全面分析,对原有经验的把握、教育的方法、环境的创设是否适宜做出判断,提出具体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工作目标(重点) 1 工作目标的范围包括:保教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家长工作。
2 对以上各项工作分别提出适宜本学期培养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1 目标符合《纲要》精神和幼儿园工作要求。
2 对班级问题进行筛选,选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目标。
3 目标切合实际,既能解决当前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又能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工作任务(内容)和措施

1 任务(内容)和具体措施同样分三方面制定:一保教工作(日常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二家长工作;三管理工作。
2 工作任务和措施和目标密切结合,使目标有效落实。如:
目标:通过开展“我们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教育活动,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
任务和措施:
(1)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2) 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小学前后的谈话活动。
(3) 在一日生活中开展“我们要当小学生”的系列活动。
3 工作任务和措施是对目标的分解。
4 工作任务和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 一个一个的工作任务和措施之间要有连续性,保证目标层次深入地落实。
1 目标与任务不要脱节。如:
目标:创设优美、舒适、和谐、宽松的物质、精神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任务和措施:开窗通风,多饮水,剪指甲,每月清洗床单,及时增减衣服等.
问题:除了身体健康外,精神环境如何创设只字未提。
2 提出的工作任务应尽可能具体。如:
工作任务:“加强幼儿的卫生习惯”
问题:哪些卫生习惯需要加强?具体在哪些环节需要改进?由于提出的工作任务不具体,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会具体。
 
一、保教工作任务(内容)和措施 1任务(内容):常规工作、教学工作、教研工作 、家园共育,涵盖了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所有活动。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纲要》第二部分条款进行。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 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使各领域内容有机结合。
3 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操作材料。
4 善于从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发现教育契机,敏锐地觉察和应答幼儿的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 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大胆地创设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 根据《纲要》中保教并重的原则,保教工作要相互交叉、包含、渗透,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如:通过“我们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及自己的事情(整理学习用具、抽屉、床铺)自己做的能力。
2 保教人员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对于幼儿具有榜样的作用
3 在教养过程中,班级保教人员要步调一致协调配合,作为一个整体,对幼儿实施教育。
二、家长工作(内容)和措施 1 任务(内容):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家长作业》、记录幼儿成长档案;与家长交谈、研讨;亲子活动;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半日活动开放;家长会等。
2 具体措施:
(1)了解本班家长的家庭、工作、生活情况
(2)请当小学教师的家长和其他有能力的家长到班上给幼儿讲课。
(3)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
1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长共同培育幼儿。
2 重视家长、社区工作,充分利用资源。
3 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念及教育能力。
三、管理工作任务
(内容)和措施
1 任务(内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和方法的研讨;遵守规章制度;考勤;团结协作;班级物品的登记保管;安全卫生;疾病预防等。
2 具体措施:
在提出保教人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如:
内容:帮助新来的教师提高带班水平
措施:(1)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结成对子。
(2)帮助新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
(3)利用班务会对新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析,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以《纲要》精神为标准,对保教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如:
《纲要》要求,保教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而班级保教人员在安排和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律是集体活动,限制幼儿的自由,以免发生事故。
逐月安排 将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 (内容)和措施分解、安排到每月中去。包括:时间、任务(内容)、项目。 逐月安排的工作任务 (内容)和措施要写得具体,可操作性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