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所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信念等,是幼儿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
一、营造有归属感的物质文化氛围
幼儿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园里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师生生活设施等,既是幼儿园教学教养活动的场所,又是幼儿园独有文化特征的体现。为了营造美好舒适的物质文化氛围,使幼儿、家长、教职工有归属感,要重视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洗手间文化等物质文化的建设。以下是红缨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办公室文化:每间办公室都提出富有个性化的口号,张贴在醒目位置,并开设了公共图书角,使大家随手可取,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张办公台洁净明亮,书籍、物品、水杯摆放有序,定期买来清嗓润喉饮品,使大家的在繁忙工作之余一解疲乏。
教室文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拟定主题活动内容,定期更换主题环境,发挥其教育与文化宣传功能,伴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图片资料或实物,教室内的环境逐步丰富起来。餐厅文化:摆放有特点的餐桌,配以欧式的小盆景置于台面,在餐厅的一角开放音响区,就餐时播放音乐名曲,让教工体验用餐文化、礼仪。走廊文化:在栏杆处的玻璃贴上标识性卡通人物,和体现本园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名言名句,(红缨文化和教育理念有很多总结,可以张贴和悬挂)并根据幼儿园的活动课程更换墙饰,精选张贴的壁画内容,挂放的作品要求整齐有序。洗手间文化:无论地面、墙面都一尘不染,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台面植物、花草定期更换,在洗手盆前张贴有关节约的名言警句,使大家处处都有节约的意识。
二、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文化是指幼儿园的园纪园规、公约以及习俗等,如教学常规、保育措施、教职工行为规范等,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始终为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使他们都能愉悦地生活和成长。
1.以幼儿为本。严格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与幼儿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在午睡制度上,允许不愿午睡的幼儿可以在教师视野范围内自由活动,但不能影响其他幼儿午睡。又如在学习规定上,不强制幼儿去学习什么,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幼儿学什么和怎样学都允许幼儿自由选择,不搞“一刀切”。另外,要求教师全身心地关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始终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之中。
2.以教师为本。制定与教师有关的制度时充分体现民主和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放权给教师,如将主题目标、教学内容、活动安排的选择权交给年级组长及执教老师。同时赋予教师各种权利,如幼儿园制度制定的参与权,领导选拔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幼儿园管理的发言权等。
三、打造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
幼儿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幼儿园的历史传统和被大数人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它是一所幼儿园本质的、个性的、精神文化的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①营造充满无条件积极关怀的人文精神,与人为善,宽容友爱,合作尊重,简单阳光,努力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文化;②营造和培植守秩序、守纪律、讲规矩、有诚信的精神文化;③营造严格精细,认真务实的精神文化,特别是要把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珍惜生命,快速成功,快乐人生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主线。
2.建设好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应该是团队里的人虽然岗位不同,任务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目标,大家所有的行动,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表现出来的高度的一致性;团队里的人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做到精诚团结和替位补位。坚持“无条件积极完成任务”的信念。管理者能够在形成和建设团队精神上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对每个成员既关怀又严格要求,并进行有成效的、到位的教育和训练。管理者还应当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使整个幼儿园团队思想统一,管理认同,情感融洽,行动默契,心悦诚服,表现出高度的目标意识,团队责任感以及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3.加强精神文化学习。在全园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培训传播红缨校园文化、总结经验、引进新知、开启心智,为教师营造一种学习、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更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要加强阅读,提升阅读水平,使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广泛订阅和收集各类有价值的参考书,为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并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阅读心得,如举行阅读竞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