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宝宝发烧别着急,分清原因再应对!


  300       300

  2019-04-10

   春季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昼夜温差大。由于气温变暖,病毒、细菌相对活跃,而天气忽冷忽热,对免疫功能较弱的幼儿来说,很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而患病。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只是机体对致热原的正常生理反应。很多人认为发热度数越高,疾病越严重,这种观念是错的。

  一般认为腋温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5℃为高热、>40.5℃为超高热、腋温低于35℃为体温过低。

  我国2016年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循证指南》指出:<3月龄≥38℃和3-6月龄≥39℃者,均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因此,孩子疾病的轻重缓急,家长要辨别孩子是“真”发烧,还是“假”发烧。

  宝宝春季的三种“假”发烧

  1、“假”发烧一:高烧不退是口腔溃疡作祟

  春季是这类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因此发烧5-7天,同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小儿个体存在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用手触摸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这类病毒性感染疾病往往会并发细菌感染,应该及时给予治疗。

  2、“假”发烧二:感冒发烧手足却冰冷

  孩子可能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中暑”现象。

  因此,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并不少,就应想到可能是发热的一种假象,这时可以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如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或面对面感觉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

  3、“假”发烧三:体温突然升高其实没烧

  孩子在高温环境中,或者运动过后往往会出现体温波动。若仅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体温在37.5℃-38.0℃之间,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

  春季冷热交替 “真”发烧了怎么办?

  孩子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发烧,其中一些是生理性的,去除诱发因素就可以缓解,而有一些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烧是小儿患病时的常见症状之一,它是身体与病原体做斗争的一种反应。当体温超过39℃即为高热。高热时小儿心血管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出现烦躁、惊厥、昏迷。所以当小儿出现高热时必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

  由于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处理孩子发热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孩子身体的舒适度,而不应单一纠结于让孩子体温正常。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房间温度在25-27℃之间比较适宜。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建议使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作为对伴有不适的发热儿童的退热药,但二者不能交替或一起服用。

  4、给宝宝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让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温馨提示:一旦发生以下情况应带宝宝紧急就医

  ①宝宝高烧39.5℃以上,物理降温之后体温也并不下降;

  ②宝宝高烧,出现无意识的现象;

  ③宝宝出现抽搐痉挛的现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环洋大厦二层
京ICP备13049583号-2 版权所有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